路灯和太阳能路灯到底应该选用什么颜色的光源?

发布:admin 浏览:457次

相对于传统照明,LED照明是优势巨大的革命性的节能环保照明,在节能、环保、光效、体积、设计、控制、配光、寿命、维护等方面比传统钠灯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可是大家都知道传统路灯采用黄光照明,透雾性好。


是不是LED路灯存在透雾性差问题呢?

一般误以为,LED路灯存在透雾性差的问题,且很难解决斑马线、更刺眼、光衰大的问题。实际上,4000K LED路灯的照明效果,以及3000K的LED路灯与高压钠灯的对比。在配光控制合适时,行车方向,余光看上去,LED路灯既不刺眼,眩光也地面均匀。 此外从光衰的角度,要注意区分伪光衰。通过一些LED路灯测试项目的数据显示显示,不擦拭灯具,伪光衰严重。灯具室内老化光衰比透镜污浊产生“光衰”小。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用瑞利散射来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由于瑞利散射的强度和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比波长较长得红光散射更明显,而短波中又以蓝光能量最大,所以在雨过天晴或秋高气爽时(空中较粗微粒比较少,以分子散射为主),在大气分子中,光线发生强烈的瑞利散射,蓝光被散射至弥漫天空,因此天空呈现蔚蓝色。


简单来说,波长越短的光线越容易散射,波长越长的光线越容易穿透。形成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正是由许多小颗粒组成,使得光线发生瑞利散射。


冷白光中蓝光比例较大,暖白光中黄光比例较大,从理论上来说,色温越低,光线的穿透力越大。因此,在雾霾天条件下,高色温的LED路灯的穿透性比较差。

u=2066205822,1579199322&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

还有人体感官:

单纯从穿透性角度来看,LED路灯应该选择色温低的红光,然而路灯的照明带给人的感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体感官主要包括心理学和生理学两方面。


从心理学方面来看,人眼在不同的照度条件下,对于不同色温的感官不同。在室内环境中,特定的照度条件下,过高的色温会给人以忧郁的感受,显得冷清、阴晦;而过低的色温也会给人以闷热的感觉,显得昏暗、压抑。在户外环境下,人眼对于色温的感受还需要做一些修正,舒适区会有小幅度的向高色温区域延展。


近几年,LED技术仍在高速发展,芯片的光效不断提高,节能率也有了保证。光效和色温的矛盾不再是应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色温与环境条件是否协调才是关注的重点。


综合技术条件、气候条件、当下的环境条件以及人眼的感官,专家提出,LED路灯的色温应该选择2800~4200K范围内。这样的色温既不会对光效产生大的影响,也保证了对雾和霾的穿透性,并且适应我国人民的视觉感官。但是经专家实际测试,虽然理论上在纯空气中黄光比白光透光率要高,但通过测试分析:

就实际道路照明范畴的透光率来说得出的结论很出乎意外的,与人们长期来的习惯性认知相反:


1)晴天的黄光(例如钠灯)与白光(例如高色温白光LED灯)两者之间透光率大小没有差别和影响:

2)至少一定浓度的云雾天和雨雪天的黄光与白光两者之间透光率大小也没有差别和影响:

3)由于视觉误差或者万干气象,使得在晴天往这个极端情况的云雾天和雨雪天的演变过程中,也许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解释的偶然例外。


上面只是对透光率一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至于道路照明到底是白光好还是黄光好,现在还真不好说,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广、太复杂,既有各种各样的客观影响因素,又有人的主观因素,特别是大量个体人的差异。因此,不可能有百分百一致认同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